说起红颜祸水一词,人们多半首先会想到古代的四大妖姬,即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晋之骊姬,因为她们几位实在是太出名了,不仅震惊当时的朝野,还震惊了古今几千年。我在前几期文章中已经专门写过,这四位中除了骊姬之外,其实另外三位都是替人背了黑锅的。尽管如此,历史上的红颜祸水也确实大有人在,除了骊姬之外,春秋时的夏姬是当之无愧的一位,算是红颜祸水的鼻祖。
《诗经》国风里有一首作品就是专门写夏姬的,“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这当然不是歌颂夏姬的美貌与美德,而是讽刺其与陈国君臣淫乱不堪的丑恶行径。
夏姬,本是郑国国君郑穆公与少妃桃子的女儿,因为嫁给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公认的春秋四大美女之一,那自然是极美的。春秋四大美女之中,西施是美而勇义的,桃花夫人是美而温良的,文姜是美而泼辣的,而夏姬,是美而邪恶的,据说她美得惊心动魄,也是美得最祸国殃民的一位。
刘向在《列女传》中评论夏姬:“夏姬好美,灭国破陈,走二大夫,杀子之身,殆误楚庄,败乱巫臣,子反悔惧,申公族分。”更有人简单地概括为“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我的天,这是一个怎样恐怖的女人啊,一个人的美貌真的具备这样的杀伤力吗?是的,历史告诉我们确实如此。
所说,夏姬在还未出嫁之前,便与自己的兄长子蛮有私情,但不到三年,子蛮便死了,她被嫁与封地位于株邑(今河南柘城县)的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从此便被人称呼为夏姬。一直搞不懂春秋到底是个怎样奇葩的时代,为什么一直有兄妹乱伦的情况发生,骇人听闻。
嫁给陈国司马夏御叔之后,夏姬不到九个月便生下儿子夏征舒,这引起了夏御叔的怀疑,但碍于夏姬的美貌,这个男人没有去追究,而是稳稳地接住了头上那顶绿帽。但是,帽子之下的夏御叔也并不太平,12年后,夏御叔便莫名被阎王勾了性命去(据说他的死也很有点蹊跷)。
从此,夏姬便带着儿子寡居在株邑。人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若自身检点的女子还好,若是自身不检点,是非肯定少不了的。何况夏姬这样出嫁之前就已丑闻在外的美艳寡妇,那些蜂儿蝶儿的自然趋之若鹜,成群成队。
虽然夏姬当时已年过三十,但据说美貌丝毫不减,却更有份成熟女子的别样风情,对于男人,有着无法抗拒的引诱力。从此,株邑夏府门前便车马盈门。身为陈国大夫的孔宁和仪行父先后成了夏姬的床幕之宾,不知道夏姬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竟然让这两个男人以得到她的信物而自豪,并且为她争风吃醋,很不可思议。
男人为女人争风吃醋的方式很特别,感觉受到冷遇的孔宁,跑到陈国国君陈灵公那里大肆宣扬夏姬的美貌及其天下无双的某些技术。那陈灵公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不过也是个下三滥的男人,为人轻佻傲慢,耽于酒色,逐于游戏。听了孔宁的话他先是不信,觉得一个三四十岁的妇人再美又如何,不过是徐娘半老有点风韵罢了,谁知孔宁说夏姬一点也不老,看起来仍似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而已。这就激起了陈灵公的极大好奇。于是,更加荒唐的行径在这群君臣之间上演了。夏姬的闺房从此又多了一位国君陈灵公。
后来,夏姬的儿子夏征舒慢慢长大慬事了,生就一幅“长躯伟干,多力善射”的形象。有这样的母亲,搁谁心里都难受,这个年轻人心里无比痛恨那三个男人。他故意请陈灵公、孔宁和仪行父到家里喝酒,想一网将三个男人打尽。
结果是陈灵公被夏征舒射死于自家的马厩,孔宁和仪行父二人则逃命到了楚国。
楚国听信了孔宁和仪行父的谗言,于是发兵攻打陈国,杀了夏征舒,并抓了夏姬。
儿子因为自己死了,然而这个祸国殃民的夏姬并没有就此收敛自己的行为,她仍然游戏于各男人之间。楚王本也被她迷住,想纳之为妾,不想被大臣巫臣阻止,说夏姬是“不祥之人”,楚王听了,于是把夏姬赐给了丧偶的贵州连尹襄老。
不过一年,没享够艳福的连尹襄老便死了,他的儿子黑要又迫不及待地把夏姬给烝了过去。
可是,还没完,那位之前说夏姬是“不祥之人的”巫臣却突然宣扬要娶夏姬,原来,当初他阻止楚王纳夏姬的目的只是为自己留着。夏姬感动得不行,于是听从了巫臣的计划,假意要回娘家郑国,巫臣也向楚王请求出使齐国,这两个男女居然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勾搭上了。
巫臣辞了楚国的官职,投奔到晋国,带着夏姬从此在晋国安家落户,并且二人还生了孩子。而他的家庭以及黑要的家庭却被楚王给灭族了,又不知是多少条人命。
唉,这是一系列怎样荒唐的故事哈,实在狗血,难怪孔夫子那样忧心忡忡,说春秋时期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实在是荒唐至极,君不像君,臣不像臣,民不是民,一群身居高位的男人,却被一个风流女子迷得丧失为人的基本人伦道德。可悲,可笑也!
历史上没有关于夏姬结局的相关记载,不知这样一个祸国殃民的女子最后是怎样离开这个人世间的,在即将离去的那一刻,她心里是否有着起码的羞耻感呢,是否为自己曾经放荡的一生而心生悔意,还是为自己独有的魅力而沾沾自喜?